原标题:新闻机构转向全面订阅收费的挑战

  知识经济

方军专栏

2017年10月16日,财新传媒发出公告《我们将怎么做?》,宣布开启中国传统传媒机构最激进的业务模式转换:财新的所有内容都将向用户收取订阅费,包括网站和APP中的新闻资讯、数字版的杂志、数据息等。一直以来,财新都在严格保护自己的内容版权,定期发布侵权公告披露对它的版权侵害,而不像有些媒体为传播效果而任由内容在互联网上被肆意转载。

但是,在互联网上,将一家媒体机构的所有新闻内容都放入所谓的“收费墙”之内,即使在当下知识付费、内容付费渐成热潮的时刻,也是极为大胆的业务模式转换,在中国互联网的新闻资讯领域尤其显得特别。

在国际上,由于新闻机构一直非常重视自家的内容版权,新闻资讯内容的在线付费订阅方式一直存在,延续着付费订阅是印刷媒体的主要业务方式之一的状况。通行做法是把一部分内容放在“收费墙”之内,其中最为人知的施行收费墙的是《华尔街日报》网站和它的移动APP.我个人和过去的工作单位都曾订阅各类国际媒体机构的内容库,比如《消费者报告》、《哈佛商业评论》与它的案例库等。当然,在互联网上有媒体机构为了传播而在自家网站免费发布内容,如新兴网络媒体赫芬顿邮报、Business Insider,也有《华盛顿邮报》等把自身内容免费发布于社交网络等做法。总体而言,现状是收费的是小部分由传统传媒机构制作的高品质内容,而互联网上出现的大量新增资讯内容是免费的。

中文互联网曾经有过两次内容版权的蛮荒时期,这让免费成为中文互联网上资讯内容的主流方式。一次是十几年前互联网出现之初,传统媒体机构半被动、半主动地把内容“给”了门户网站。虽然后来门户网站逐渐向媒体机构支付相应的版权费,但对普通用户来说,中文互联网上的资讯内容是免费的再也没有变化。第二次出现于向移动互联网跃迁之时,某些资讯A PP在未付费获得版权、也未经媒体机构授权的情况下,将媒体网站内容在A P P中呈现。现在,又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资讯内容生态演变到新的状态:移动互联网中以“微信号”为代表的各种“号”盛行,也就是专为移动传播和社交传播而被媒体、自媒体、个人等生产出来的新内容成为用户消费的主流,这些资讯内容是免费的。

过去一年多,内容付费、知识付费成为一股热潮,不过它所涉及的内容却不是新闻资讯,而多是从过去的收费内容演变而来,比如图书中的知识、课堂上的老师授课等。这也是它主要被称为“知识付费”的原因之一,过去这些内容常被视为知识产品而非资讯产品。这些内容主要以音频的形式呈现给用户。如果我们看传媒机构或垂直自媒体做的内容付费项目,比如《三联生活周刊》做的“中读A PP”、科技媒体钛媒体的PR O版(专业版)等,也可看到其中主要内容是新增的深度报告、教育课程等,财新也曾推出财新私家课等知识付费项目。在我看来,现在的知识付费是媒体、出版、教育三者在互联网上融合出现的新形态,而用户感知到的付费知识产品更多像是出版业的图书和教育培训课程的互联网化,以当下的情况看主要是互联网音频化。

长期以来,中国互联网用户已经习惯于新闻资讯处于免费域之中。他们并非不认可新闻资讯的金钱价值(社会价值是毋庸置疑的),而是源于总有无需付费的新闻资讯可以获得,习惯成自然,他们宁愿消费低品质的资讯内容,也愿意忍受广告的干扰。相应地,互联网上资讯内容机构也都选择以免费内容作为吸引流量的手段,采用内容免费加广告的经营方式,或现在知识付费中的“免费内容+增值内容付费”方式。当然,互联网用户的行为也在变化,比如很多用户在视频网站和A PP中已经转变为愿意付费成为V IP会员,以获得提前观看电视剧和免看广告等特权。有意思的是,在内容的发展历史上,过去正是广播和电视等形式将内容带入免费域,形成内容免费加广告的经营模式,而报纸杂志等文字媒体更多保持付费订阅的状态。

因此,相对而言,财新传媒在互联网上全面转向订阅收费,可以说是极其激进的业务模式转换,面临诸多挑战:将用户习惯的处于免费域的内容全面转入收费域,是激发更多用户对其高品质内容的认可,还是让一般用户离去、导致用户减少?全面收费订阅转而进一步提高内容品质,媒体内容质量更高是提高传播力,还是会被内容扩散减少而抵消?最后并非不重要的是,处于收费域的内容能否承载支撑一家媒体机构所需的广告业务,又或者它的经营方式之后也转而全面依赖于用户对内容的付费,也可能是财新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作者系互联网观察人士)

本版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作者: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