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创业5年,从研究一颗蛋开始,这家电商宣布盈利了

创业5年,从研究一颗鸡蛋开始,这家电商宣布盈利了-汇美优普

文/方浩

今天我从本来生活内部得到一个消息:创业五年来,这家生鲜电商公司在刚刚过去的9月份实现了B2C业务的单月盈利,超过千万人民币,这也是本来生活上线以来第三次实现单月盈利。前两次单月盈利由于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也就没对媒体讲。但这次不一样。

创业5年,从研究一颗鸡蛋开始,这家电商宣布盈利了-汇美优普

(本来生活创始人喻华峰的内部邮件)

众所周知,本来生活作为生鲜电商走进大众视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当年褚橙的一炮而红。2012年褚橙进京,其实是走进生鲜电商、走进本来生活。那两年,褚橙先是火爆微博,接着刷遍朋友圈,本来生活都曾靠这种爆款赚过钱。但那就像段誉的「六脉神剑」,发功不稳定。

这次在9月份实现盈利,时间点很值得玩味。首先这次盈利是发生在褚橙这样的超级爆款上市之前。每年11月的生鲜电商行业,都是属于褚橙的「时装周」,仅仅本来生活一个渠道,就要销售几千吨,销量大、客单价高,单月盈利是很容易的。

其次,对于生鲜电商来说,每年从11月份到春节前,都是最大的销售季,无论做GMV还是做盈利,这几个月都是最佳时机。

所以说,本来生活这次的单月盈利,既错开了行业的最高峰,也错开了自己的最高峰,等于是在常态时间段实现的盈利,含金量不言而喻。还记得几个月之前采访本来生活创始人喻华峰,他说今年会有一些突破,没想到是指此次盈利。

创业五年,实现常态盈利,对于很多行业来说不算什么大事,但对生鲜电商行业却是个分水岭。如果说电商行业等同于烧钱行业的话,生鲜电商对于资本的依赖简直可以用「焚毁」形容。

我之前曾在《本来生活:穿越最长的一条赛道》一文中提到过,仅仅2016年一年,生鲜电商行业无论融资事件还是融资金额,总量上都超过往年:至少30家公司获得了总计超过10亿美金的投资。即使去年风口之上的直播、今年风口浪尖的共享充电宝,都没有达到这个热度。

问题是,即使融到巨资,也不一定能搞定赛道。先看看中国其他品类的垂直电商:图书、女装、化妆品、奢侈品……目前都有了上市公司,唯独生鲜电商,融资规模和烧钱规模都不比其他品类少,但就是一家上市公司还没出现。要知道这个行业已经搞了10年多了。

生鲜电商是一个典型的「做小」很容易赚钱、「做大」很难盈利的领域。什么是「做小」?其实就是2B模式,上游搞定几家稳定的供应商,下游锁定几家大型客户,低买高卖赚差价,最古老、最安全的生意。做这个模式的创业者很多,赚钱的也很多,但很难跳出「地域色彩」,基本都是偏安一隅,挺舒服,但做不大,更不可能打通全国市场。

「做大」就是B2C模式。前几年生鲜电商最火的时候,很多身边的朋友跳进这个领域,拿完投资迅速搭建团队,做网站、做APP,就像其他B2C一样,到处打广告、买流量。最后大部分人都成了炮灰。

我问过喻华峰,创业五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他说「该趟过的坑都趟过了」。这句话的另一个说法是,生鲜电商「不是一个有钱就能搞定一切」的行业。巨头们都曾撸起袖子做过生鲜品类,到头来还是发现投资布局最靠谱。

%&&&&&%呢?首先生鲜电商的大部分SKU,都是非标品,而且损耗率是各个垂直品类中最高的。保证品质还是保证GMV,这对任何团队来说都是虐心的拷问。

2014年本来生活三周年大促,发生了本来生活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爆仓:订单增加,包裹出不去,导致很多蔬菜、水果都堆积到了仓库外面,正值夏天,全浪费了。后来重新进货和履约,订单处理了5天才结束。后来喻华峰说「让食物原汁原味,让生活返本归真」,这不是口号,而是带血的回忆。

仓储、物流、冷链是生鲜电商区别于其它垂直电商的又一个显著特征。京东手机的仓库可以放图书,但放不了查干湖的。「初期简直是难受死了,一个鸡蛋的配送我们就花了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去研究,怎么保证让它不破。」本来生活副总刘有才说。

目前,本来生活网在全国的常温配送城市达550个,生鲜配送城市达109个。各地物流中心皆为常温、冷藏、冷冻三温仓库,其中又细分为7大温区。每个新仓要建多少平米、如何应对高峰期的订单暴涨、能满足未来几年的增长需求,都需要精细化管理。用喻华峰的话说,生鲜电商是一门快不起来的生意。

去年下半年,当整个行业开始回归基本面的时候,喻华峰和团队做了一次战略转移,决定公司把核心目标从追求规模,转向了提升效益;从粗放经营,转向了精益管理。到今年9月份整整一年,居然在销售旺季来临之前实现了盈利,这其实不仅是本来生活一家的好消息,更是整个行业的好消息。

前不久每日优鲜曾宣布已在一线城市实现盈利。当行业中不断有赚钱的公司出现,说明商业模式已被验证了,下一波中国互联网公司上市季,会不会是生鲜电商?

【接招微公众号:itaket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