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

编者按:本文转自微公众号“酷炫脑”(coolbrainscience),作者: 酷炫脑琳子。36氪经授权转发。

你可能以为你的所有决定都是你知情、自愿作出的,你的大脑用他不偏不倚的公正在判断和影响着世界。然额,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世界对你决策的影响,比你想象的可能大得多。

颜色影响决策

颜色不同会影响我们的选择和决定。比如当一个信息用红色呈现给我们的时候,会增加我们对于细节的关注;而当信息用蓝色呈现给我们的时候,会促进我们创造性地思考。

2009年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个研究发现,和蓝色的信息相比,红色的信息可以提高一个人30%的在细节上的表现,其中包括提取记忆和校对记忆的表现。而相反,蓝色的环境线索比起红色线索,则可以让人产生高达两倍多的创造性想法。也就是说,环境中的红色和蓝色引起的不同无意识动机,可以影响一个人在完成一件事的时候是偏重细节还是偏重创造力。

为什么颜色会给我们带来这些无意识的影响呢?可能因为在日常生活中,表示停止的符号——比如说红灯、救护车、或者老师的红笔,都和危险、错误或者警告信息有关。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给红色赋予了回避和警觉的意义,使得红色可以无意识地激活我们的警觉感,让我们在行为中更加地关注细节。另外一方面,蓝色之所以会鼓励我们创造性地做出决定,是因为在生活中蓝色常常和天空、海洋联系在一起,大部分人看到蓝色就会想到开放的心态、平静或者镇定,蓝色也是人们最喜欢的颜色。这些良性的信号都可以让人感到安全,从而产生出开拓性的想法,做出创造性的决定。

当一个产品的背景色是红色的时候,消费者会比较在乎这个产品的细节和警觉性信息;而如果商品的背景色是蓝色,消费者会更加在乎这款产品体现出来的创造力。

比如当我们在评价一款牙膏的时候,如果牙膏上的广告是专注于一些让人警觉的信息,比如防蛀牙,那么当牙膏广告背景是红色的时候,大家对这款牙膏的评价会更好。相反,如果这款牙膏强调的信息是积极进取的信息,比如可以美白,那么包装背景是蓝色时大家的评价会更好。所以当你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向大家做展示报告的时候,把需要关注细节的信息用红色的方式呈现出来,需要开放心态、积极展望的信息用蓝色的方式呈现出来,或许可以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汇美优普

光线影响决策

环境光线的明亮程度会影响你的决策。在晴天的时候人们对于股票市场的走向的预测会更加的积极,幸福感更高,更加乐于助人。相反,在长期阴雨天和缺少光照的日子,人们则容易患上季节性的情绪问题,比如季节性抑郁。

当人们处在明亮的光线下,体验到的情绪会更加强烈,无论情绪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比如在光线强的房间里, 人们更加想吃口味重的翅;读小说的时候会认为小说里人物态度更加激进;会觉得女性更加有吸引力;对于积极的词感觉更好,并且对于消极的词感觉更差;会更加喜欢平时爱喝的果汁,而更加不喜欢平时不爱喝的果汁。总而言之,当你做决定的时候,周围光线明暗程度在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你。所以在做重要决定的时候,可以试着把房间里的光线弄的稍微暗一些,这样或许你可以做出比较理性的决策。

在光线比较暗的环境里,谈判过程也会变得相对容易。研究发现,在光线比较暗的房间里,谈判双方的极端态度可能会减弱。相反,一些商家在卖跟情绪有关的商品的时候,比如卖花或者订婚戒指,会把环境弄得特别的明亮,以此增加人们的积极情绪和购买欲望。所以当你在买贵重物品的时候,可以试着把灯光调暗些再做决定是否购买,以免被强烈的光线和积极情绪冲昏了头脑。

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汇美优普

情绪和情商影响决策

情商和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决策密切相关。你如果能够理解一件事中你的情绪来源,就可以作出更好的决策。

在日常生活中做决策的时候,我们常常会不知不觉地受到情绪的影响,而很多情绪往往和本身要做的决策没有任何关系。比如你一大早开车去上班,上班的路上堵得很厉害,你花了比平时多一倍的时间才到公司,这让你一大早就觉得很糟心。这种糟糕的情绪就可能影响到你接下来工作时的决策。你为了缓解自己的不开心,掏出手机微信上和男/女朋友吐槽;觉得没心情做正事,于是打开邮件开始回复例行内容,然后再打开手机新闻客户端看看有什么新闻,不知不觉一个小时就过去了。而本来今天你打算一大早就开始高效工作的。这就是无关的情绪对你的决定做造成不良影响的一个例子。

在投资、花钱的时候, 我们也常常会因为和投资对象无关的情绪作出错误的决定。比如前一天和老婆吵了架,第二天在做股票投资的时候可能就做出比较高风险的投资;而如果女生和男朋友吵了架,晚上可能会在某宝疯狂买买买来平复情绪。

情商比较高的人不太容易受到无关情绪的左右,而如果情商比较低,就会容易受到和一件事没什么关系的情绪的影响。

一般来说,对自己情绪理解能力比较低的人,会无意识地被自己焦虑的情绪影响正在做的决策,即使这个决策本身是和情绪的来源一点关系都没有的。而情商比较高的人就不容易受到无关情绪的影响。这是%&&&&&%呢?因为情商高的人,会准确地分辨自己的情绪来源。比如情商高的人知道自己的焦虑是因为早上堵车,而不是因为的股票走势或者公司形势。所以他们在做决定的时候就不容易被不相干的焦虑影响。

不过,当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并不是把所有的情绪全部去除才是好的。

自古以来,理性和情感就被看作是相反的东西。然而事实可能恰恰相反。没有情感带来的动机和意义感,我们是不可能作出有效决策的。%&&&&&%呢?因为情感会帮助我们判断喜欢和厌恶,而这恰恰提供了人类作决定的基础。在临床上,一些大脑情绪区域损伤的病人因为失去了情感能力,对于最简单的决策也会变得很纠结,因为任何决定对他们来说都变得没有情感上的偏好,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差别。

实际上,和决策有关的情绪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所以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关注和当下决策有关的情绪,并且排除和当下决策无关的情绪。一个高情商的人,非常善于分辨自己不同的情绪和情绪的来源。所以当他们在做决定的时候,并不会忽略所有的情绪,而只是忽略那些和当下决定无关的情绪,从而作出最合适的决定。

那么情商低是不是就注定没有办法做出正确的决策了呢?有一个办法可以帮助情商低的人做决策:当你被无关情绪影响的时候,不要马上做决定,而是等情绪过去之后再做决定。比如不紧急的事,可以等几个小时之后或者第二天再做决定,这样就可以成功避开无关情绪对决策的影响了。

参考文献:

Mehta R, Zhu RJ.Blue or red? Exploring the effect of color on cognitive task performances. Science. 2009 Feb 27;323(5918):1226-9. doi: 10.1126/science.1169144. Epub 2009 Feb 5.

Alison Jing Xu, Aparna A. Labroo. Incandescent affect: Turning on the hot emotional system with bright light.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2013; DOI: 10.1016/j.jcps.2013.12.007

Benedetto De Martino,* Dharshan Kumaran, Ben Seymour, Raymond J. Dolan. Frames, Biases, and Rational Decision-Making in the Human Brain. SCIENCE. 4 AUGUST 2006 VOL 313

Gilbert D . Buried by bad decisions. Nature. 2011 Jun 15;474(7351):275-7. doi: 10.1038/474275a.

Jennifer S. Lerner, Ye Li, Piercarlo Valdesolo, and Karim S. Kassam Emotion and Decision Making.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Vol. 66:799-823 (Volume publication date January 2015) https://doi.org/10.1146/annurev-psych-010213-115043.

Hirshleifer D, Shumway T. 2003. Good day sunshine: Stock returns and the weather. The

Journal of Finance 58: 1009-32

Kraus, Michael W, Sartorial symbols of social class elicit class-consistent behavioral and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A dyadic approach.Dec 2014.

Kraus, M. W., & Mendes, W. B. (2014). Sartorial symbols of social class elicit class-consistent behavioral and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A dyadic approach.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43(6), 2330-2340. http://dx.doi.org/10.1037/xge0000023

Michael L. Slepian, Simon N. Ferber, Joshua M. Gold, Abraham M. Rutchick. The 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Formal Clothing.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Vol 6, Issue 6, pp. 661 - 668

Silvia Bellezza, Francesca Gino and Anat Keinan. The Red Sneakers Effect: Inferring Status and Competence from Signals of Nonconformity.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june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