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5亿人有家庭医生,你是不是又拖国家后腿了?

中国5亿人有家庭医生,你是不是又拖国家后腿了?-汇美优普

日前,新华社微博发布消息称:截至今年11月底,超过5亿人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人群覆盖率超过35%,重点人群覆盖率超过65%。

消息一经发布,立即遭到网友群嘲,纷纷表示和自身感触相差甚远,“没感觉到啊!”“我好像又拖了国家后腿?”“我可能是另外那9亿人吧!”等声音不绝于耳。

先不论这个数字有没有注水,大家之所以对家庭医生签约的数字反应异常激烈,主要还在于真实的家庭医生跟大家的理解不符:多数人对家庭医生的印象都是那些为贵族提供上门诊病服务的私人医生。事实上,中国的家庭医生群体并非如此。

此家庭医生非彼家庭医生

他们不同于私人医生的地方在于,并不上门,而是依托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农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居民提供包括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等服务内容。

这些家庭医生主要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注册的全科医生,以及具备能力的乡镇卫生院医师和乡村医生等。

具体的服务内容会以团队形式展开,即家庭医生、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医师等组成诊疗团队,再二级以上医院医师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通常情况下,一个团队通常要覆盖一个辖区内的所有常住居民家庭。

%&&&&&%需要家庭医生

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面临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和慢性病高发等挑战,以医院和疾病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难以满足群众对长期、连续健康照顾的需求。患者若看小病、慢性病,动辄就去大医院,不利于改善就医环境、均衡医疗资源、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等。

有了家庭医生后,他们能直接面向家庭和社区,为居民提供长期签约式服务,推进基层首诊和分级诊疗,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

为此,早在2009年,中国就首次提出了将家庭医生制度作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工作目标,但在全国的推行一直不温不火。直到去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36氪曾详细报道),中国的家庭医生制度才正式从全国层面开始布局实施,落地推广工作开始全面提速。

现在,尽管5亿引发了极大的争议,但无疑也提高了人们对家庭医生的关注。媒体在帮助民众树立认知的同时,政府也能适时出台一些制度吸引居民主动签约家庭医生,让家庭医生文化进一步渗透。

随之而来的,还有藏在家庭医生生态链上的商机。

“5亿”背后的机会

今日,卫计委对民众的质疑做出回应,称“数字没有问题”,并表示,有了覆盖率后(已达到原计划的30%),后续会有服务跟上。

虽然主管部门在推广家庭医生制度的时候反复宣称其优势,包括看病方便便宜、个性化服务、报销比例高等;但目前,能做到的只有签约数字,整体服务很难在短期内达到民众的预期。有一些配套服务需要移交给市场。

在前文提及的《指导意见》中就给出了一些明确指示:

  • 第三方检查检验机构:探索设置独立的区域医学检验机构、病理诊断机构、医学影像检查机构等,实现区域资源共享,为家庭医生团队提供技术支撑。

  • 远程医疗:通过远程医疗、即时通讯等方式,加强二级以上医院医师与家庭医生的技术交流。

  • 在线问诊:通过移动客户端等多种方式搭建家庭医生与签约居民的交流平台,为息咨询、互动交流、患者反馈、健康管理等提供便利。

  • 个人健康档案: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可穿戴设备等为签约居民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和健康信息收集等服务。

相信对于很多互联网医疗创业公司来说,以上(主要是技术支撑部分)还有很多可待挖掘的空间。事实证明,其中很多内容也是当下医疗创业最热的部分。36氪报道过的云呼科技、莱特医生、医掌柜、康优宝贝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