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的解析是什么?

东西方之间的文明有着很大的差异,在古时的中国,经济、科技都以绝对的优势领先于世界,而西方也有着其杰出的科技和文明。丝绸之路的影响就是在于让东西方的文明有了一个互相交流和认识的途径。

自从张骞开辟了丝绸之路后,行走、运输在丝绸之路上的丝绸、缎帛、陶器等物络绎不绝。在汉代,中国的丝织业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而在古代西方,是没有丝绸的。西方人见到丝绸后,都惊叹于其亮丽柔软的外表,皆以能拥有丝绸为荣。中国的丝绸,早在春秋时期便已经远销国外,到了汉代丝路开辟后,每年大量的丝绸更是销往西方欧洲等国,为当时的汉朝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丝绸之路途径的其他小国,见识到了汉朝的繁荣昌盛之后,都愿意和汉朝进行贸易往来。中国和西域各国,都将丝绸视为两国友好的标志。当时在中东和西域地区出售的丝绸价格,都是非常高的,这让西方人认为,汉朝是一个物产极其丰富的国家,开始对东方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

相对于丝绸,另外从中国出口的还有金银、镜子,甚至鸟类等西方所没有的物资,令西方人大开眼界。而从西方运往东方的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波菜、黄瓜等产物,也是东方人前所未见的。尤其是从阿拉伯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为东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让东方人率先接触了伊斯兰教的文化。

丝绸之路的影响主要是对于不同种族、不同文明之间,架起了文化和经济的桥梁,为东西方,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海上丝绸之路这个说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啊?为什么我高中教科书上没有写?

丝绸之路这个词,源于1877年德意志帝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男爵的一本地图册子。
在CNKI上搜索“海上丝绸之路”一词,80年代初就有不少杂志、论文出现(当然其中有一些是包含关键词“丝绸之路”,50年代就有少数文章包含相关关键词,但具体内容没有仔细研读),比如1981年的《大自然》杂志有这么一篇《海上的“丝绸之路”――参观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又比如1982年的《历史研究》杂志有这么一篇《略论海上“丝绸之路”》,《杭州商学院学报》有这么一篇《古代浙江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地位――兼论浙江历代的海外丝绸贸易》,都可以说明,至少上世纪80年代就有对海上丝路的研究。
海上丝路,源于秦汉,由山东江苏沿海的登州、蓬莱、扬州等通向日本朝鲜;由日南郡、合浦郡通向中南半岛
到了唐宋,广州、杭州、明州、密州、泉州都是有名的通商口岸。主要贸易对象为日本、朝鲜半岛、中南半岛、三佛齐、印度洋沿岸国家。

高中教材,人教版高一必修2第一单元第3节 古代商业的发展 里面就有,只不过很多东西都是一笔带过而已。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知识:丝绸之路中词语的解释-丝绸之路的解析是什么?

相关推荐: 描写风的优美句子

  描写风的优美句子   1、微风还常常喜欢抚摸田野里的麦子、稻子,闻闻花朵的香味,与大人小孩握手问好,十分彬彬有礼。   2、远远近近的树林呼啸着,一忽儿低些,一忽儿高些,互相唱和着,呼啦呼啦……叽叽喳喳……--宇宙的呼吸都急促起来了。   3、风像凉水似的…